共绘美丽长沙高颜值答卷丨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九游会在线官网

共绘美丽长沙高颜值答卷
长沙将认真落实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目标任务,在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长沙样板上不断取得新突破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匡春林
决定原文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要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
专家解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共长沙市委党校科技和生态文明教研部主任李叶兰认为,长沙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活力。必须聚焦建设美丽中国的长沙样板,基于前期已取得的生态文明改革和建设成果,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与时俱进地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
“今后一段时期是美丽长沙建设的重要时期,我们要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改革要求,认真落实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目标任务,一体推进制度集成、机制创新,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长沙样板上不断取得新突破。”她还建议,长沙应推动建立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健全美丽长沙建设的实施体系和推进落实机制。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责任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建设。持续推进“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破坏问题监督机制。着力构建生态环境领域促进新质生产力“1 n”政策体系,全面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产业。
长沙作为
今年夏天,两件与生态环境有关的“美丽小事”令人印象深刻:高远通透的“长沙蓝”,与飘逸洁白的“漫画云”,刷爆了市民游客的朋友圈;清晨的岳麓山顶,一波波年轻人守候一轮红日从天边跃起,一览晨光里的山水洲城美景。
美丽长沙,美在“长沙蓝”“星城绿”“湘江清”里,美在山水洲城相映生辉的生态环境里。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重大民生工程来抓,统筹推进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和绿色发展,推动美丽长沙建设取得新成效。
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目标新要求新任务呼唤着我们持续推进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回应时代呼唤,长沙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正着力推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建设现代化长沙筑牢生态根基,走出一条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长沙路径。
美丽长沙,渐行渐近。
打通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最后一公里”
对辖区内29处入河(湖)排污口开展排查,登记所有已知排污口的位置、排放量、排放类型等信息;组织开展生态教育屋场会,倡导群众开展垃圾分类、绿色出行、节约用水行动;配合生态环境部门加强辖区在建项目行业监督管理,引导企业创建绿色环保工地,及时处理噪音扰民投诉,加强餐饮油烟整治……
在望城区高塘岭街道,今年7月揭牌成立并投入使用的街道生态事务中心,不仅是全市首个乡镇(街道)生态事务中心,还成为全市基层生态环境保护、监管的新示范。
中心不仅承担了环境污染防治、宣传教育等多方面的工作职责,还牵起了街道23个村(社区)的网格化管理,最大程度聚合区环委办、街道、村社三级联动的环境保护合力。
随着公众对生态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乡镇(街道)生态环境事务的范围不断扩大,类型更加多样、数量成倍增长,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环境信访等事务需要专门机构、专职人员来办理。
近年来,长沙有力有序高质高效推进机构改革各项工作,调整完善乡镇(街道)机构设置,确定在全市170个乡镇(街道)设立生态事务中心,职责范围涵盖环境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法律普及以及环境信访与纠纷调处等多个领域。
“设立各乡镇(街道)生态事务中心,打通了长沙生态环境保护、监管的‘最后一公里’,形成了全方位、多角度、纵到底、横到边的工作格局。”长沙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武表示,身处基层最前沿的各乡镇(街道)生态事务中心工作人员,能够及时调处影响群众日常生活的轻微生态环境问题,对辖区内污染源、建设项目、饮用水水源和秸秆禁烧、固废垃圾等定期开展现场巡查,同时能积极配合生态环境部门开展环境执法和日常监管巡查。由于监管触角前移,常态化开展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将逐渐成为日常。
“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守护长沙生态环境
入夜后,市民仰望城市夜空,会偶然发现,一束束“神秘”绿光指向空中。绿光其实并不神秘,它们来自长沙11个颗粒物雷达监测点,它们覆盖长沙主城区及主要传输通道,时刻为长沙空气做“ct”,为长沙的空气质量“护航”。
雨花区一小区楼顶上,10号颗粒物雷达监测点正24小时不间断扫描监测高度不低于12千米范围、高空及近地面的污染分布、变化规律情况,3至5分钟可以完成一圈360°水平扫描。
守护大气,也盯紧水质。
如今,在长沙水环境监测智能实验室,只需将采集的水质样品批量放入全自动智能分析系统,原本需5天人工分析的样品,现在不到1小时就能自动完成。
作为全省首个水环境监测智能实验室,该实验室实现全自动、批量化和无人值守监测,具备对cod 、氨氮等18个监测项目的全自动监测分析能力,极大地解放了人力、避免了误差、提高了效率,标志着长沙市水质监测已由传统手工型迈向现代智能型。
除了ai技术在水质检测中的创新实践,长沙也在快速感知污染中创新应用高光谱技术。
圭塘河入浏阳河口,岸基高光谱水质多参数监测仪犹如“火眼金睛”,可对目标河道区域进行高密度遥感监测,可反演计算多种水质参数,实现对河流水质定性、定量、定时、定位的全面监测。
从天空到河流,从人防到技防,“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悉心守护着长沙生态环境,让蓝天、白云、碧水、青山成为常态。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截至8月14日,全市今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累计201天,同比增加6天,优良率88.5%,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全市国省控断面平均水质优良率、达标率,考核断面年均水质达标率和全市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上半年水质改善率为7.23%,全省排名第一。
近年来,长沙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健全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网络”的重大部署,以监测先行、监测灵敏、监测准确为目标,针对智慧监测创新应用、监测数智化转型进行积极探索,在水、空气环境质量状况高效感知、监测质量高效管理、监测任务高效完成等方面取得可喜成绩,为蓝天碧水常驻提供有力支撑。
为贯彻落实“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要求,全力支撑美丽长沙建设和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长沙编制实施了《长沙市生态环境科技支撑(智慧监测)五年规划》《长沙市生态环境科技支撑(智慧监测)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绘就长沙生态环境监测美好蓝图,铺排推动规划实施的时间表、施工图,全力推进生态环境监测一体化建设。
长沙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湖南省长沙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吴坚介绍,长沙将以环境问题为导向,持续推进各类新型感知技术和设备集成创新应用,让环境监测新质生产力成为长沙科学、精准、依法治污的法宝利器,为美丽长沙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推动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与时俱进
生态文明建设不是政府机关的“独角戏”,而是社会多方广泛参与的“交响曲”。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
全民行动,共建美丽长沙!
如何更好引导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目前,长沙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联合会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其成立后,将聚合政府、学校、企业、志愿者组织、事业单位等多元行动力量,推动长沙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如何更好引导公众参与低碳生活实践?长沙正积极探索搭建“碳循长沙”数字化平台,以低碳生活理念为核心,涵盖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各方面,积极打通各个绿色低碳场景。继推出“碳循长沙”六五环境日数字地图打卡活动后,目前平台还推出星城漫步数字打卡地图等小程序,吸引众多市民打卡记录自己的星城漫步步履。
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全体人民形成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创造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
美丽长沙建设,市民是最广泛的参与主体。长沙生态环境部门将持续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实践活动、《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宣传,创建一批有影响力的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开展一系列环保设施开放日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和青年群体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实践、教育研学等主题活动,持续提高市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美丽长沙建设,企业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参与者。长沙将发挥企业在污染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低碳发展等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大力引导企业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基本准则。
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更应与时俱进。长沙将不断创新宣传手段、拓展宣传途径,充分利用公交、地铁、城铁、城市广场、商业中心电子广告和网站、微信、微博、抖音等宣传平台,充分运用图画、视频、vlog、h5等形式,使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更加适应差异化、分众化的传播趋势。
大家谈
姚扬(长沙市生态环境局望城分局党组书记、局长):目前,望城区申报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工作已通过生态环境部初审,望城区将围绕建立区域环境健康高风险源清单、开展环境健康风险监测与评估、推动环境健康风险分区分级管控等6方面任务,确定试点目标、任务、预期成果等,并按要求编制试点工作方案,全力以赴争取成功申报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区。
彭亮(长沙市生态环境局雨花分局党组书记、局长):圭塘河是全国唯一同时获得“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两项国家级生态荣誉的河流,圭塘河的生态治理中,民间河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雨花区生态环境部门将积极构建常态长效的生态治理体系,将低碳绿色理念融入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中。
丁鹏飞(长沙市生态环境局长沙县分局党组书记、局长):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长沙县将擦亮“绿水青山”底色,不断探索向“金山银山”转化路径,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人民高品质生活提升,力争建成全国首个“节水型社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积极创建碳达峰示范县,书写美丽湖南的地方实践新篇章。
张艺钟(长沙市生态环境局生态环境监测处处长):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改革的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行动。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更大的工作热情、更高的工作标准、更有力的工作举措,深化监测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省市县监测一体化发展新模式,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贡献监测力量。
黄钟霆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监测学院院长):学院将持续推进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持续鼓励师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科技创新项目,持续组织开展各类环境保护主题活动,让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更加深入人心。
张建伟(长沙绿色卫士捞刀河大队队长、长沙县春泥志愿服务中心理事长):我将和团队志愿者们一起,持续在捞刀河流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倡导发动更多人加入生态环境保护的队伍。
章志标 (“绿色潇湘”发起人):从1998年开始,我就持续开展环保志愿服务。清晨户外徒步时,我都会随地捡拾垃圾;日常生活中,我会特别关注环保问题,并努力推动问题的解决。今后,我会继续当好环境保护的宣传员、监督员,身体力行倡导生态环境保护。
李可立(宁乡市环保志愿者协会党支部书记、会长):宁乡市环保志愿者协会自2014年成立以来,常态化开展环境污染问题调研、巡河净滩、垃圾分类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近1万场次。今后,协会将带领5800余名志愿者,积极守护宁乡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当好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员、宣传员、示范员。
陶开宇(樱慈公益团队负责人):希望用更多年轻人喜欢的新媒体传播方式,多方位展示长沙的生态治理成果,发动更多人自觉自愿为美丽长沙打卡,积极加入守护美丽长沙的队伍。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