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进西藏,她的毕业之旅很有“爱”-九游会在线官网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15日讯(全媒体记者 张炎炎)高三毕业的暑假,你会怎么过?长沙县一中的高三毕业生唐香毓,选择踏上她的第五次西藏慈善之旅。8月13日,我们见到了刚回长沙的她。“这一次去西藏,见到了很多结识多年的藏族好朋友,他们中有好几位和我一样考进了理想的大学。”唐香毓说。11年多来,她跟随父亲走进湘西大山、深入藏区,总行程八万余公里,志愿服务时间千余小时,为困境中的孩子送去爱心和温暖。“多年的志愿服务,让我更懂得珍惜和感恩,慈善这条路,我会一直走下去。”
高三毕业之旅,她走在西藏慈善助学路上
7月9日,唐香毓在朋友圈发了条动态:“毕业之旅兼公益活动之旅正式开始!”她和父亲一起,从四川甘孜州德格县出发,历经20多天,走访了西藏八宿县、贡觉县等偏远藏区,最后抵达拉萨。
西藏之行对唐香毓来说并不陌生,6岁那年,她就开始跟随父母到藏区开展慈善助学。但这一次她还有个重要任务:指导藏区学生填报高考志愿。
刚经历高考,唐香毓深知志愿填报的复杂性和重要性。而对藏区偏远地区的学生来说,信息闭塞让他们对高考志愿填报并没有太全面的了解。扎西次旦是唐香毓认识六年的好朋友,也是今年高考。“他考得不错,但是对填志愿没什么概念,家里没人能帮他。”唐香毓就帮着他选专业、选学校,最终扎西次旦顺利被西南财经大学录取。
“还有平措多吉,铁了心要学通信工程,打算毕业后为西藏通信建设作贡献。当时他滑了两次档,最后被西藏大学录取了。”看到好朋友成功“上岸”,唐香毓很高兴:“能够在高考后和他们见一面,对我来说是件很幸福的事情。”
在西藏江达县青泥洞小学,唐香毓给三年级的孩子们上了一堂英语课。“听过很多次英语课,这是第一次给别人上英语课,有点紧张。”这节课,她带着藏区的孩子们学习了各国国名的英语单词。
一路上,她和父亲走访藏区贫困学子家庭,鼓励他们坚持学习并伸出援手;她帮助藏区村民销售虫草、酥油、贝母……唐香毓说,慈善这条路她会一直走下去,西藏永远是她魂牵梦萦的地方。
未来,她想帮助更多的人
2013年7月,不到7岁的唐香毓,懵懵懂懂地跟着父母去西藏。去干啥?她并不知道,只记得爸爸说:“西藏在很远的地方,海拔很高,那里有很多和你差不多大的孩子,需要我们的帮助。”经过六天的跋涉,她扛过高反,抵达了海拔4400米的西藏贡觉县拉妥学校,在父母的帮助下,完成了人生第一次捐赠活动;随后,她又跟随父亲一起抵达西藏八宿县然乌镇来古学校,与资助的20多个孩子同吃同住同学习,结下深厚汉藏友谊。
“那里的小伙伴真的好苦,我感觉自己的生活好幸福,我应该帮助他们。”唐香毓的父亲唐林是“嘤鸣直捐”慈善活动的发起人,11年多来,每到寒暑假和“五一”“十一”小长假,唐香毓都会跟随父亲一起做慈善,将捐赠人托付的爱心物资亲自交到受助的贫困孩子家中。
一开始,小小的唐香毓只能协助父亲和小朋友沟通,随着年龄增大,她逐渐参与到募集爱心物资、发放助学金、记录走访情况,在小伙伴需要学习辅导的时候挺身而出。“我在成长,我们资助的小伙伴也在成长,那些偏远地区的学校也变得越来越好,这让我很有成就感。”唐香毓说。
“慈善捐赠是件很严肃的事情,一方面必须对捐赠者负责,保证他们的每一份爱心都用在了实处,另一方面,必须在走访前尽量了解受助者家庭状况。”唐香毓记得,有一次在走访中有人随口问了句“你爸在哪”,没想到气氛当场凝固,后来才知道孩子的爸爸已经去世好几年了。“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教训,每一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如果弄错了会很尴尬,显得不专业。”
湖南的浏阳、洞口、古丈、吉首、保靖,西藏的贡觉、八宿、贡嘎……11年多来,唐香毓踏遍大江南北,她五次去西藏,十余次去省内市州偏远地区,总行程八万余公里,志愿服务时间千余小时。啃过馒头,睡过帐篷,在打滑的雪山上摔下来过,但这些都不能阻挡她的步伐。
回首走过的慈善之路,唐香毓说自己的收获比付出更大。今年,她被北京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专业录取,成为该校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新闻传播专业联合培养生。对于未来,她很坚定:“希望我能帮助更多的人。”
>>我要举报